一 前言
登革熱一病屬中醫「溫瘧」範圍,亦屬「疫癘」的疾病。其特徵為病媒蚊傳染的出血性熱病。一百廿五年前(一八七○年)在台灣即有登革熱之病例的記載,依流行病學家的記錄,每隔十年~廿年之中,登革熱即會或大或小的流行,最近較大流行的記錄在民國七十年間全硫球鄉人口的81.8%受到了感染,在民國七十七年~八十四年之間登革熱的疫情報告不斷出現,尤其近三年來高雄地區有擴大流行的趨勢,現在登革熱病毒北伐成功,在台灣省台北縣的中和地區,已出現了三十個以上確定病例。由此可知登群熱可能在台灣大流行,吾人必須保持驚覺「登群熱」可能就在您的診所中發現。到目前為止85%的民眾對登革熱仍相當陌生,北部地區醫師對登革熱的臨床症狀也較不注意,希望藉此能喚起大眾對登革熱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 傳染途徑
引起登革熱的病毒是屬於b群節肢動物所攜帶的病毒。在分類學上,共有四種不同的血清型。登革熱病毒是經由斑蚊屬之室蚊所傳播。在台灣已證實室蚊10蚊種皆可媒介(蚊子→吸血)本病毒,但其中只有二種較為重要,即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埃及斑蚊主要在室內棲息及吸人血,其幼蟲常滋生於室內外之人造容器,如花器、舊輪胎、蓄水處、水罐等等。台灣中南部(北起布袋,南迄林邊)。白線斑蚊則生活於室外,(現北部地區媒介登革熱病群之為蚊),在室外吸人血,其幼蟲滋生室外人造容器中、野外樹穴的孔、竹筒及植物菜軸的積水。分佈於全島各地。二種蚊蟲皆在白天吸血。斑蚊在吸血後經八~十五天潛伏期後,終生具有傳染能力。由於登群熱係由斑蚊的媒介,因此盛行季節常是天氣濕熱,蚊蟲滋生的季節;台灣過去幾次流行大都發生於七~十月之間。
三 臨床表現
感染登革熱病毒後,依個人體質與強度不同,一部份病人臨床上並無症狀;又有些病例呈現輕微非典型登革熱症狀,包括:發燒、厭食、頭痛、肌肉痠痛以及皮疹,病人一般無淋巴腺病變且病程較短約二、三天即痊癒,另外有一些人則呈典型登革熱症狀。病人受斑蚊叮咬之後約有五~八天的潛伏期,接著突然發燒、寒顫、頭痛、後眼窩痛、畏光、下肢疼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發燒的型式呈馬鞍型,(即先發燒,幾天後接著退燒,隨後又燒起來)或間歇型,(體溫每天上下起伏持續七天左右),漸漸地,肌肉關節痛的情形加劇,全身骨骼彷彿崩解,令人難以忍受,此即所的「碎骨熱」。另外出現腸胃道症狀如:噁心、嘔吐、厭食、腹瀉及腹痛、味覺異常、肝腫大、全身淋巴腺病變以及精神沮喪。過敏性皮膚疹可能在病程早期就出現,但隨即消失;大部份病人於熱退期(發燒後三~五)或燒退後一~二天才出疹。皮疹形狀為多形性如雲朵狀或全身出現麻樣的斑丘狀的、猩紅熱狀瀰漫性發紅或風疹塊狀的疹子,出現出疹順序先於軀幹而後向四肢擴張。但有些病例則只有二隻手出現泛紅,而沒有全身性疹子出現。皮疹有些會癢,因此身上常有抓痕。偶而病人會有輕微出血現象,在四肢出現出血點、流鼻血、經血量過多及消化道出現出血等。一般急性期病程約一周,燒退後有一般較長的恢愎期約二週左右。此時病人呈現疲倦感。嬰兒及幼兒感染登革病毒症狀與青少年或成人之典型登革熱症狀不同,通常只有發燒、喉嚨發炎,鼻炎及咳嗽等非特異性的上呼吸道症狀,以及出疹等疹狀,因此常造成診斷上的困難,值得警惕的是,此年齡層是登革出血性發熱和登革休克症候群的好發年齡.有些病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後,特別是再次感染,初期出現類似典型登革熱症狀,但在二~五天後(通常發生在由發燒轉為退燒的轉換期,突然情況惡化,出現血小板急劇下降,血中蛋白質下降,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延長,身體發生大量出血;即是所謂的登革出血性發熱.更嚴重者出現循環衰竭,脈搏加快且微弱、血壓下降 四肢濕冷及不安,是為登革休克症候群。
四 診斷
在疫區,登革熱之診斷並不困難,但對偶發病例則有賴於醫師對疾病之充分了解,包括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疫情通報等等以及醫師之警覺性,典型登革熱需與流行性感冒、麻疹,叢林熱以及由其它節肢動物攜帶病毒感染的疾病作鑑別診斷;登革熱出血性發熱及登革休克症候群需與腦膜炎球菌之敗血症及症候群作鑑別診斷,當醫師懷疑到此病時,應採病人急性期之血清送病毒中心培養及或血清檢查。
五 癒後
在癒後方面,典型登革熱是自限性,癒後很好,死亡率低於0.1~10%,登革出血性發熱和登革休克症候群則惡性度高,死亡率5~50%,尤其有下列病症,死亡率則超50%:急劇發生休克且測量不到血壓或舒張壓者,發生休克而延誤送醫者或合併大量消化道出血之休克病人。
六 治療
由登革病毒所引起之登革熱病症候群,目前在西方醫學亦沒有特效的藥物來消滅體內的病毒,除了未感染或感染前期可注射針對病毒的免疫球蛋白來治療登革熱之外,只有支持療法和症狀治療的治療法,在中醫治療上是屬溫病的範圍治療疫病初期當以清熱、涼血、滋陰、解毒為主疾病後期輔以補氣補充津液。
七 結論
由以上可知,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是傳染登革熱的主要媒介,斑蚊幼蟲常滋生在戶外,人造容器中之積水,此積水大多為已沉澱之乾淨之積水。故清理室內外、瓶、罐、水缸、廢棄物積水,為杜絕病媒的最好方法。若有到郊外活動應穿長袖、長褲及擦抹抗蚊液,以免被病媒蚊叮咬,若懷疑感染了登革熱就立即就醫,抽血檢查。希望此事件能喚醒北部地區的民眾對登革熱的注意,登革熱就在您身邊!達到全民對登革熱的防治,讓登革熱像對瘧疾一樣早日在台灣絕跡。
登革熱病媒蚊及其防治
杜武俊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一、前 言
登革熱(dengue fever)為一種流行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急性病毒傳染病,俗稱斷骨熱,在我國又有斑疹或天狗熱之別稱。登革熱是由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所傳播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所引起,原為地區性傳染病,近年來由於快速都市化、病媒防治失措以及交通便捷等因素影響,導致登革熱有全球流行的趨勢。復因登革出血熱的發生與其高致死率(兒童約為50%),目前已成為東南亞國家十大兒童死亡原因之一,也是人類極重要的節肢動物媒介病毒性疾病。登革病毒依其抗原性之不同分為四種血清型,重複感染不同型之登革病毒,不但不具交叉免疫保護的能力,甚至被醫學界認為是引起出血性登革熱的主要原因。
臺灣地區自1901年起至1987年曾有數次大流行,近來每年亦有病例發生,經鑑定四型登革病毒均曾出現,顯示臺灣地區已成為出血性登革熱發生之高危險地區,因此登革熱是目前本省重要傳染病之一。而由於登革病毒除人、猴與病媒斑蚊外並無其他宿主,因此如果能打斷病毒的傳播途徑,亦即能成功的將病媒蚊防除,即成為登革熱防疫工作成敗的關鍵。
二、登革熱的臨床症狀及其致病機轉
登革熱依臨床症狀表現可分為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 fever)及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ndrom, DHF/DSS),後者俗稱出血型登革熱。典型登革熱潛伏期約為5-8天,臨床症狀頗似流行性感冒,常造成雙峰型高熱,持續性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等處酸痛,淋巴結腫痛;高燒5-7天後消退,此時手腳會出現彌漫性紅色皮膚丘疹等主要症狀。有些患者會發生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現象;另外,有的伴有皮下紫斑、瘀血、流鼻血及牙齦、胃腸、子宮出血等出血情形,全部病程約一週,帶給患者相當大的痛苦。出血性登革熱好發生於14歲以下之兒童,其致病機轉迄今尚無定論,目前有兩種主要理論,一個理論由Halsted所提出,他依據東南亞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指出出血型登革熱是由於繼發性交叉感染所引起。另一個理論由Rosen提出,認為典型登革熱與出血型登革熱其實是同一種病,只是有些病毒會經由蚊體產生突變,導致病毒致病力(virulence)改變,再配合患者特異體質反應即呈現程度不等之臨床症狀。由此可知病媒蚊可能在出血性登革熱發生上扮演一極重要的關鍵。
三、登革熱之病媒蚊
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為登革熱之主要病媒蚊。台灣地區,埃及斑蚊分佈於北迴歸線以南之西南部城鄉地區,以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等縣市為主;白線斑蚊則為全省性分布,自平地起至海拔1000公尺高地均有發生。斑蚊俗稱黑腳蚊,蚊體全身及足部會有黑白相間之花紋。其中埃及斑蚊成蟲胸部背板有一對形似括符之銀白色曲線紋,兩曲線間另有一對細長的黃白色縱紋(圖一);白線斑蚊則僅在胸背板中央產生一條寬直之銀白色縱紋(圖二)。另埃及斑蚊幼蟲在第八腹節櫛齒上具一對或一對以上之粗大側齒;而白線斑蚊之櫛齒簡單,無側齒,惟基部有許多細毛。
四、病媒蚊的習性及生態
工欲利其器,必先善其事。瞭解病媒蚊之生態及其習性,有助病媒蚊的防除工作。
成蚊棲所: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均為日間活動的蚊種,依習性之不同埃及斑蚊較常出現於室內,白線斑蚊則多活動於戶外。成蟲棲息於棲所附近之陰暗處,在室內一般為牆角,傢俱陰暗處,窗帘、布幔背面;戶外則以孳生源附近的樹叢及其它物體的陰暗角落為棲息場所。
吸血習性:雄蚊不吸血,雌蚊則因產卵需要而必須吸食血液;影響雌蚊吸血的因子包括二氧化碳、氣味、溫度、濕度及視覺等;另外,日周律動(circadian rhythm)與其它蚊體內在調節因子亦影響雌蚊的寄主搜尋及吸血行為。兩種斑蚊之吸血活動主要發生於白天,不過也有報告指出斑蚊會有夜間吸血的行為。埃及斑蚊通常在在早晨及傍晚各出現一個吸血高峰;若吸血場所發生在室內,則無顯著的吸血高峰。白線斑蚊的吸血高峰在下午16-18點,次高峰則發生在上午9-10點左右,至於平日人畜較少活動的竹林等地,只在中午11-14點時段出現一個吸血高峰。雖然病媒蚊有其吸血高峰,然並不代表其它時段就不會被叮咬,這是人們應建立的基本觀念。由於斑蚊在白天吸血,此時也正是人類活動的時段,因此雌蚊常因受干擾而中斷吸血,所以必須增加吸血次數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供卵發育,此中斷吸血行為也增加了病毒傳播的機會。
斑蚊產卵:斑蚊不直接產卵於水中,而是將卵產於積水容器內之粗糙表面或潮濕處,其卵具抗旱及耐低溫能力,埃及斑蚊的卵可乾燥半年以上尚具孵化能力,白線斑蚊則約可保存三個月左右。卵期約3-4天即可孵化,幼蟲期6-8天,蛹期2-3天。成蟲壽命在埃及斑蚊雌蚊約26天,雄蟲約18天;白線斑蚊雌蚊約34天,雄蟲約17天。埃及斑蚊雌蚊每次吸血約可產100-150粒卵,白線斑蚊雌蚊約產80-120粒卵,雌蚊一生的總產卵數與其取食血量及吸血次數有關,差異也極大。
幼蟲孳生:斑蚊幼蟲俗稱孑孓,主要孳生於積水內而不發生在水溝、池塘等流水或較大水域處。埃及斑蚊多棲息於室內,其幼蟲孳生地為屋內或附近之各種積水容器,如花瓶、花盆、水缸、冰箱底部水盤、防蟻水盤、地下室積水、塑膠筒、鐵筒、廢輪胎、水缸(蓋子不密亦會發生)、各種空瓶罐、瓦罐、陶瓷人工容器、廢汽車電瓶、植草磚凹洞積水、雜物堆積水處等不勝枚舉。白線斑蚊主要棲息於戶外,其孳生地較廣泛,除前述人工積水容器外,竹筒、樹洞及植物之軸心等天然積水處均可為其孳生場所。其實依實際採集經驗,任何病媒蚊分布地區,只要有積水均可能成為斑蚊幼蟲孳生的場所,因此不能忽略任何微小的積水場所。
環境影響因子:登革熱病媒蚊的族群易受環境因子的影響而變動,其中以溫度及降雨量較為重要。白線斑蚊的孳生場所主要在戶外,故族群密度與降雨量呈正相關,通常下雨過後密度顯著升高,乾旱季節則密度降低。埃及斑蚊的密度亦受降雨量的影響,惟其孳生場所包括室內及室外,因此其族群變動顯得比白線斑蚊穩定。在少數地方,埃及斑蚊的密度會有反因乾旱而增加的異常現象,如台灣離島小琉球,此乃居民因乾旱而必須貯水,反提供更多的幼蟲孳生源。此外,季節的溫度變化亦為影響族群密度變動的主因。埃及、白線兩種斑蚊的適溫約在20-32℃間。白線斑蚊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其幼蟲的發育零點為11.4℃,埃及則為13.4℃,通常夜間溫度低於14℃之地區埃及斑蚊不易立足。不適溫度環境會限制斑蚊族群的增長,同時也影響其地理分布。
五、登革病毒在病媒蚊間之傳播
登革病毒的生活史簡單,只在病媒蚊及人類宿主之間形成一個平行傳播的周期循環(horizontal transmission cycle)。因此在登革熱不流行時期,登革病毒很有可能會保存於病媒蚊族群內,並藉病媒蚊的交尾、產卵等生殖行為進行病毒的傳播。
垂直傳播(vertical transmission):是登革病毒(arbovirus)在缺乏病毒血症人宿主或惡劣環境下經由親代病媒傳播至子代的重要傳染途徑。此可由田間所採集的埃及斑蚊幼蟲體內可分離出登革病毒以及許多實驗室的報告中得到證實。報告指出埃及斑蚊、白線斑蚊、Ae. scutellaris、Ae. mediovittatus等病媒蚊均有能力將四種血清型登革病毒垂直傳播至子代,其傳播率約在1/3,000左右。
交尾傳播(venereal transmission):性傳播(sexual transmission)可能是登革病毒得以保存於其病媒蚊棲群的另一重要傳播途徑。實驗證實,雌蚊因生殖構造的差異,無法藉交尾行為將登革病毒傳給雄蚊;反之,雄蚊卻可將登革病毒傳給雌蚊。自然界中,雄蚊不會吸血,然仍可藉垂直傳播方式由其親代獲得病毒;進一步,再藉由交尾途徑將病毒傳給雌蚊,這種雄性病媒蚊的性傳播,在登革熱流行病學上具有促進(enhance)傳播的重要意義。因為雌蚊一生只交尾一次,而雄蚊一次性成熟可進行6-8次的有效交尾,而雌蚊感染病毒後又可藉吸血行為傳染給人或藉垂直傳播傳至其子代,由此可知不可忽視交尾傳播的重要性。雄性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均可經交尾行為將登革病毒傳給雌蚊,交尾傳播率會因不同型病毒與不同株病媒蚊而有所差異;在台灣,高雄株埃及斑蚊對登革二型病毒的交尾傳播率約為20-30%。
六、登革熱病媒蚊之防治
斷絕傳播途徑是防止登革熱流行最有效而且也是目前唯一的方法。因為登革熱迄今並無特殊治療藥物也沒有登革疫苗問市,對患者也只能採支持性療法,因此登革熱的防治就只有從病媒蚊的防除著手才有根除的可能。
首先,發病患者應用蚊帳予以隔離,避免被其他病媒蚊叮咬再將病毒散播出去而擴大疫情,其次應針對病媒蚊的特性予以消滅。
殺蟲藥劑的噴灑是消除病媒蚊成蟲的有效方法,可用於病媒蚊密度過高時或登革熱流行地區緊急防治成蟲之用。至於幼蟲則基於其棲於積水容器之特性,不適合以藥劑防治,因此最根本而有效的辦法就是孳生源的清除,這道理很簡單:沒有水就沒有孑孓。
在此提供一些具體有效的孳生源清除方法供大家參考。
平日養成清除環境周圍積水的習慣,尤其是一些瓶罐、廢輪胎等人工積水容器的清除,以杜絕病媒蚊的產卵場所。
平日不用的水桶等盛水器皿應倒置。
對於飲用、灌溉等必要的貯水容器最好也能每周定期清洗以除去蟲卵及幼蟲,或者加蓋以防止成蚊飛入產卵。
辦公室中黃金葛、萬年青或家裡供桌上的花瓶應每周清洗一次,尤其是瓶內應以刷子刷洗,以去除附在瓶內壁上的蚊卵。
家中冰箱下之冷凝水承接盤亦是人們常忽略的孳生場所,也應每周清理一次。
戶外樹洞或其他天然積水處之積水應常清理或是以土填平避免積水。
投放殺幼蟲藥劑、微生物製劑或養大肚魚等於必要的貯水容器中。
七、結 語
由以上所談,可知登革熱雖然會引起患者極大的痛苦,也會引發登革出血熱的生命威愶,然它並不是一種絕症,也有簡單且有效防止流行的方法,因此我們不必談登革熱色變,最重要的就是及早建立正確的防疫觀念,並能持之以恆的履行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防治登革熱不能只依賴政府,這是一個必須全體民眾共同參與、配合的防疫工作。
登革熱防治 :
如何防治登革熱病媒蚊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是由蚊子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病。
登革熱病媒蚊之生活習性
在台灣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子,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這二種蚊的幼蟲主要孳生於積水容器內,如花瓶、水盤、廢瓶罐、水缸、水桶、廢輪胎或樹洞、竹筒及植物葉腋積水處。雌蚊白天活動,吸食動物血液,如吸食登革熱患者的血一段時間後,再叮咬健康人,即會傳播登革熱。
登革熱的主要病症狀
高燒,肌肉及關節的奇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潛伏期5-8天,死亡率不到1%。另一種出血性登革熱的死亡率可高達50%,尤其是兒童。因無特效藥,如發生矢休克,應即迅速送醫,減少死亡可能性。
登革熱病媒蚊之防治
目前無特效藥,亦無疫苗,故只有防治病媒蚊。
清除病媒蚊之孳生是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法。這些工作不能單靠政府有關機構,必須社區及民眾參與。廢棄的罐子、瓶子、輪胎等等,必須予以適當的處理。把自己家內外的不必要之積水容器倒置,或交由垃圾車運走,必須保有的盛水容器,如水缸、花瓶、水盤等每週洗刷並換水一次,地下室積水應排除,并施用殺蟲劑、清潔劑、油等。
緊急防治法
當疫病流行時,則用殺蟲劑(目前多用合成除蟲菊類)在室內及住宅、學校和醫院之四週,於白天作空間噴灑,以觸殺已經或快要帶病毒之成蚊,民眾亦可自行購買市售之罐裝噴筒噴灑住宅。但噴藥僅能治標而不能治本,無法澈底清除病媒蚊。
個人防護法
因病媒蚊是白天吸血,故午睡時應有防蚊設備;最好穿著長袖長褲,而裸露部份可塗抹驅蚊藥水或藥膏。
個人(家庭)登革熱防治措施(三不政策)
(1)不讓斑蚊繁殖
1.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積水容器)。
2.裝飾容器(花瓶、花盆、水盤等):每週刷洗並換水一次。
3.儲水容器(貯水桶、水缸、水泥槽等):每週刷洗、換水或不用時倒置。
4.廢棄容器(廢輪胎、空瓶、空罐等):清除、倒置或覆蓋。
5.積水地下室:排除積水,或施放殺幼蚊劑、鹽、清潔劑、油等。
6.天然容器(竹筒、樹洞、石穴、葉軸等):用泥土、沙子或海綿填滿
(2)不讓斑蚊進屋
1.設置紗窗、紗門。
2.噴灑殺蟲劑或點燃蚊香驅蚊
(3)不讓斑蚊叮咬
1.避免每天早上9時至10時及下午4至5時(登革熱病媒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
出沒頻繁時段)到戶外公共場所之樹蔭、草叢、涼亭等陰暗處逗留。
2.著淡色長袖衣褲、裸露處塗忌避劑。
3.午睡時掛蚊帳。
認識蚊子:
蚊,雙翅目,蚊科,在台灣約有130種,口部細而長,翅具鱗片,會傳播多種嚴重傳染病,為一種為害最強的病媒害蟲。
蚊子的生態:
卵→幼蟲→蛹→成蟲
蚊子的危害:
蚊為環境衛生中危害最強的害蟲,舉凡登革熱、瘧疾、絲蟲病、日本腦炎、黃熱病、東西方馬腦炎等,均由蚊為媒介。
目前最受重視乃在三斑家蚊和白線斑蚊傳播之登革熱,登革熱的病狀為發燒、關節、肌肉疼痛,病發期通常為一週,死亡率低。不過,有一種非典型登革熱則極其嚴重,此型登革熱為出血登革熱,為一急性熱病,在臨床上的特徵有出血現象或休克狀態。
蚊子的防治與服務:
防治蚊子滋生,首重公共環境衛生,以徹底杜絕,若無法有效防範蚊子,最好還是由專業除蟲公司施作較為安全有效。
MLB/林哲瑄遭下放小聯盟 羅嘉仁繼續拚戰 記者陳浚錡/綜合報導 休士頓太空人18日公布新一波下放小聯盟的名單,剛結束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征戰的林哲瑄,回到大聯盟春訓僅打兩場比賽,便被告訴回到小聯盟春訓,而另一位台灣選手羅嘉仁則繼續留在大聯盟努力向上,若表現良好有機會登入開幕25人名單。 林哲瑄在太空人隊春訓運勢不太好 MLB/達比修頸部不適 跳過一場先發 記者楊政典/綜合報導 遊騎兵隊日籍強投達比修有頸部不適,美國時間18日的熱身賽,跳過先發。總教練Ron Washington,達比修沒有大問題,什麼時候再先發?得跟投手教練Mike Maddux討論。 「我覺得頸部有點緊、有點僵硬,」達比修說,「如果這是例行賽,那我會上場,但這只是熱身賽而已,還是謹慎 MLB/美國八強止步 布朗、羅克洛伊難忘經典賽 記者林宋以情/綜合報導 隨著經典賽美國隊在八強賽止步,大聯盟球員也紛紛重回到所屬球隊,投入最後的春訓階段為新球季備戰。經典賽擔任左外野手的布朗(Ryan Braun),以及捕手羅克洛伊(Jonathan Lucroy),在18日同時回到釀酒人隊春訓基地,仍對經典賽有感而發。 羅克洛伊並未參與美國隊第二輪的比賽 MLB/準開幕戰先發投手 紅襪雷斯特先發6局無安打 記者林宋以情/綜合報導 雖然紅襪尚未正式宣布開幕戰的先發投手,但左投雷斯特(Jon Lester)想必已經成為球團的第一人選。台北時間18日紅襪對上坦帕灣光芒隊的熱身賽中,雷斯特先發主投6局,不但讓光芒隊一分未得,零安打外加6局都讓對手3上3下,幾近完美的投球內容也助球隊以5比1贏得比賽 MLB/Teixeira腕傷可能較想像中嚴重 歸期眾說紛紜 記者陳元廷/綜合報導 先前報導指出紐約洋基隊一壘手Mark Teixeira因為手腕拉傷,最快可能也要等到五月才能回到陣中。不過最新消息是他的傷勢可能是手腕的腱鞘(tendon sheath)部分撕裂,最糟的情況可能需要動整季報銷的手術。 所謂的腱鞘是指包覆在肌腱外用來固定其位置的組織,洋基總管Brian. MLB/目標2017經典賽 「國聯新人王」哈波:4年後等我 記者林宋以情/綜合報導 經典賽開打前表示為了專注在新球季,希望自己能完整地參與首度春訓,因而婉拒美國國家隊徵召的「怪力男」哈波(Bryce Harper),17日對外表示,希望自己可以參加下一屆,也就是2017年的經典賽,「四年後的現在,我會參加,百分之百確定。」 目前擔任華盛頓國民隊中外野手的.
留言列表